儀表產業一邊是碳達峰碳中和,一邊是經濟社會發展,如何齊頭并進?科技是保障二者同時實現的關鍵,碳達峰碳中和將檢驗并催生一系列科學結論、科學方法以及技術創新成果。
在近日召開的“碳中和科技創新路徑選擇”香山科學會議上,碳達峰碳中和將帶來一場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經濟社會環境的重大變革,其意義不亞于三次工業革命,希望科研工作者立足中國國情,通過科技創新形成支撐我國未來低碳發展的競爭優勢。
按照規劃,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國內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碳減排和生態碳匯方面近百位院士和高層專家參會,就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路徑進行研討提出相關建議。
“碳達峰”和“碳中和”蘊藏哪些儀器儀表機會?首先,溫室氣體監測。溫室氣體監測是監控溫室氣體濃度與氣候變化之間關系的重要基礎性工作。2016年,我國首顆碳衛星發射成功,用于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成為具有高精度溫室氣體探測能力的衛星。
其次,碳交易市場。碳交易于1997年提出,我國于2011年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2013年,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第三,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支撐氣候談判的重要數據,只有排放量知己知彼才能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2020年,我國推動碳中和各方面政策的速度明顯加快,針對CO2等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的CEMS系統也在快速推進。
國內某環境監測儀器廠商積極布局基于CEMS等自動監測為基礎的碳排放核算體系,從監測端口入手,利用監測儀器計算的方法采集實時監測數據、建立微尺度空氣質量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建立基于監測數據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碳排放監測儀器乘時乘勢:
“碳中和”指透過使用低碳排技術或是碳補償的方法,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監測比大氣質量監測中的二氧化碳監測更加復雜,涉及碳排放和碳匯等多方面內容。碳排放的監測也不止監測二氧化碳,還需要注意其它溫室氣體,此外還需要計算使用的電力熱力等能源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碳匯的計算更為復雜,包括碳庫本身的計量監測、肥料等溫室氣體排放源的計量監測、交通工具等溫室氣體泄漏源的計量監測……
無論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推動碳排放盡早達到峰值,還是計算碳排放和碳補償,都需要利用碳排放統計監測系統,相關監測儀器設備發展前景可期。
內容摘自中國儀表網